紧随4月的尾声,我们迎来了2025版《中国药典》的制药用水修订内容解析。此次修订,无疑为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气象,尽管该版本尚在公示阶段。与以往版本不同,新修订的药典在水的监测方面做出了显著调整,不再过于繁琐,而是更注重风险评估等实际运用。这样的变革,无疑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
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纯化水作为独立的品种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到了2025年版,这一描述已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在通则0261中新增了纯化水的相关内容。
纯化水,通过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不含任何添加剂,是一种重要的制药用水。其性状为无色的澄清液体,且无臭。在酸碱度方面,纯化水需满足特定条件,即加入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后不显色。此外,硝酸盐的含量也是纯化水的重要指标之一。
取适量纯化水置于试管中,在冰浴中冷却后,加入10%氯化钾溶液和1%二苯胺硫酸溶液,摇匀。随后,缓缓滴加硫酸,再次摇匀。将试管置于50℃水浴中静置15分钟,观察溶液产生的蓝色。这一颜色需与标准硝酸盐溶液(通过精密量取硝酸钾并稀释至特定浓度得到)进行比较,且不得更深。
此外,若按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中的注射用水测定法测定纯化水的电导率,且判定结果符合规定,则可免除硝酸盐的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药典和日本药典中并未设置硝酸盐的检测项目。而欧洲药典则规定,当散装纯化水的电导率达到注射用水标准时,硝酸盐检测并非必需。综合各国药典的规定,我们对这一检测项目进行了相应的修订。
同时,我们采用了多阶段电导率测试(三步法)来替代原先的无机离子化学测试,以更高效地评估纯化水的质量。此外,关于亚硝酸盐的检测,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合适的方法。
取本品10ml,置于纳氏管中,随后加入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和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100)1ml。经过摇匀后,观察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钾750g,经干燥后处理,加水溶解并稀释至特定浓度)2ml的颜色对比。加入无亚硝酸盐的水8ml,并采用相同方法处理,比较颜色深浅,不得超过标准溶液(00002%)。
此外,若根据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通则0681)中的注射用水测定法测定纯化水的电导率,且初步判定结果符合规定,那么可以免除亚硝酸盐的检测。
同时,我们参考了各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对亚硝酸盐的检测项目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多阶段电导率测试(三步法)来替代原先的无机离子化学测试,以更高效地评估纯化水的质量。
在氨的检测方面,我们取本品50ml,加入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静置15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若显色,则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5mg,加无氨水适量溶解并稀释至1000ml)5ml,再加无氨水48ml和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进行比较,颜色不得更深(00003%)。
同样地,若按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中的注射用水测定法测定纯化水的电导率,且判定结果符合规定,那么可以免除氨的检测。
取本品50ml,加入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静置15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若显色,则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5mg,加无氨水适量溶解并稀释至1000ml)5ml、无氨水48ml和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进行比较,颜色深浅不得超过标准溶液(00003%)。
此外,我们参考了各国药典中关于氨的规定,并建立了相应的氨模型。当纯化水的电导率满足一定条件时,氨的浓度可以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同时,我们还对总有机碳和易氧化物进行了检测,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如称重法测定不挥发物,以控制不挥发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总有机碳方法可用于检查含碳有机物,而电导率方法则适用于检查可解离的无机物。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非解离不溶物(如二氧化硅、铁锰形成的不溶性胶体等)无法通过这些方法进行检查。不过,根据我们的调研,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了先进的净水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这些不溶性的胶体等杂质。
参考各国药典及实际生产情况,我们决定删除该检查项,并在注中提示企业基于风险评估进行选做。同时,我们增加了安全性提示信息,以落实企业全过程风险管理责任。
项目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注射用水
中国药典2025年版二部 删去注射用水
中国药典2025年版通则0261 增加附2:注射用水
修订说明
制法
注射用水是通过纯化水蒸馏得到的。
性状
注射用水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
pH值
按照通则0631的方法,加入饱和氯化钾溶液后测定,其pH值应在0至0之间。
电导率
采用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通则0681)中的注射用水测定法进行检测,确保电导率符合规定,从而控制溶液的pH值在0至0的范围内。
氨
取50ml注射用水,按照纯化水项下的方法进行氨的检查,对照用氯化铵溶液调整为0ml,应符合规定(00002%)。
如按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通则0681)中注射用水测定法进行电导率检测,且结果符合规定,则无需进行此项额外检查。
取50ml本品,按照纯化水项下的方法进行氨的检查,对照用氯化铵溶液调整为0ml,应符合规定(00002%)。
此外,我们还参考了各国药典及氨模型(2ppm)来修订这一项。当注射用水电导率不超过3 μS/cm(25℃)时,氨浓度可控制在2 ppm以下,其中3 μS/cm为电导率的第一步判定限度。
对于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有机碳、不挥发物、重金属和微生物限度等项目,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检查。
最后,关于贮藏方式,我们建议本品应密闭保存,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往期回顾:
、
近期,我们分享了关于最新483表格中的三条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解析。同时,还探讨了色谱数据的再处理问题,以及完整性检测程序的无理由终止现象。此外,还介绍了新法规《场地管理文件》的编写指导原则,该原则已由CFDI于2024年3月27日正式发布。
文章转载与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10470196911387717539,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31-2792-8215
139-1757-4391